从202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看“十五五”的确定性 | “十五五”规划系列文章(二十三)

202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于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。这是今年全国两会后举办的首个以经济为核心议题的大型国际论坛,主题为“全面释放发展动能,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”。这一主题不仅反映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性,也传递出对未来发展的期许。在全球经济可能更加不稳定的2025年,中国有望凭借自身经济韧性和潜力,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标的。

 

 从202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看“十五五”的确定性 | “十五五”规划系列文章(二十三)

近五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题

 

一、论坛三大亮点

 

作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重要平台,本届论坛不仅规格更高、议题更广,参会嘉宾的构成和行业分布也呈现广泛覆盖的特点。

 

01、规格高

 

本届论坛的规格创下历史新高。中方共有130余位代表参会。中央和国家机关共30位正副部长级官员参会,企业界代表中18家央企和国有企业共25位负责人参与,28家行业领军民营企业负责人出席。会上,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、工信部、财政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集中发声,释放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多重政策信号。

 

外方共有来自全球750余位重量级嘉宾参会,其中包括118位正式外方代表、21个国家86位跨国企业正式代表(其中,美国企业27家,欧洲企业28家)、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。

 

讨论内容不仅延续了以往的高端定位,更加聚焦全球性挑战议题,如人工智能、全球产业链重构、人口结构变化等。此外,还新增了多个国际合作议题,如“绿色低碳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”“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(ESG)助力可持续发展”等。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与全球的对话,彰显中国从全球经济规则的参与者向议题引领者的转型,也系统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角色的期待。

 

02、新人多

 

不仅苹果、三星、西门子、宝马、奔驰等头部企业的负责人悉数参会,今年第一次派正式代表参加论坛的企业有17家,包括英特宜家、博枫、安博、天丝等,占企业总数的20%,创历史新高。首次参会企业国家分布广泛,来自8个国家,其中包括泰国、印尼2家全球南方国家有代表性的企业。体现了跨国企业看好中国、做多中国的信心。

 

与以往相比,今年论坛上出现了更多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身影,再一次释放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。同时,也为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机遇。

 

03、行业全

 

行业全覆盖。从传统能源(沙特阿美)、汽车(宝马、奔驰)到人工智能(苹果、中国移动)、生物医药(辉瑞),反映中国产业升级对全球资本的多元吸引力。

 

新质生产力”重塑创新版图。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突破70万亿元,占GDP比重达43.9%。论坛通过西门子“新质合作”、宝马AI工厂、中国移动“九天大模型”等案例,揭示了产业升级正从技术单点突破转向生态协同创新的转型路径,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引领作用。

 

大健康经济开启万亿市场竞逐。论坛首次设置的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,吸引数十位国内外领军企业和行业专家共话产业未来。民政部预计到2035年,银发经济占GDP比重将从6%上升到9%,老龄化挑战正在转化为消费升级机遇,或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。

 

二、“十五五”三大确定性

 

从论坛释放的信号看,“十五五”期间中国经济将呈现三大确定性趋势。

 

01、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,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

 

十五五”期间,科技创新将继续被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,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。我国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推动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的突破与应用,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以智能制造、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升级将加速推进,催生更多新兴产业集群,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。我国将重点布局未来产业,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,构建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,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。

 

02、绿色低碳转型加速,能源革命引领系统性变革

 

绿色低碳发展是“十五五”产业结构性调整的主线之一。我国将继续深化碳中和路径,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型。生态环境部将通过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、碳交易市场完善等措施,促进绿色制造工程的实施,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。同时,我国将加强生态修复与资源循环利用,构建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。绿色金融体系的完善将为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支持,助力中国在全球绿色经济中占据领先地位。

 

03、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,内需驱动消费结构升级

 

十五五”期间,我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,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,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。坚持立足超大规模市场,吸引全球要素集聚,持续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,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,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,促进共同发展。

 

与此同时,扩大内需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,消费将被打造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压舱石。我国将通过增强消费能力、扩大服务消费、优化消费环境等措施,释放消费潜力。

咨 询 中 国 · 智 惠 四 海

全国统一业务电话:400-800-0139